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工作  -  正文

2024年长江大学报考攻略——城市建设学院招生宣传

发布人:城市建设学院    发布时间:2024-06-24     点击:


一、学院简介

城市建设学院始建于1983年,是长江大学校院两级管理试点学院,国家“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过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成为国家土木建筑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开办5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建筑学(5年制)、城乡规划(5年制),在土木工程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和留学生教育。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是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于2014、2017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于20212024年两次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土木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建筑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土木水利;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培养博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规模1800余人。

二、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高级职称教师48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博士生指导教师4人,硕士生指导教师45人。  

三、科学研究

学院建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油气储运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新型墙体材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土木建筑与环境学科群为学校优势学科群,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结构工程为先导,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水环境工程、岩土工程为基础,建筑材料、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和工程管理为发展范畴的整体学科布局。学院在工程无损检测与信息化防灾减灾、深部油藏岩体压裂与岩土性质、绿色低碳可持续建筑、人居环境保护与无废城市、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与优势。近五年承担国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

四、专业设置

 

五、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

新高考选考科目: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土木工程专业起源于1983年招生的原江汉石油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至今已有4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4年和2017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是国家级“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土建类专业综合改革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专业,拥有土木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 BIM技术虚拟仿真综合教学实训平台。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通识素养以及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科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复杂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施工与管理等工作,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依托“工学交替”特色育人平台,同行业内各大国企广泛开展实习、实践合作,学生专业技能、科研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高度吻合,毕业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大部分毕业生进入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建设局、公路局等政府或事业单位,入职中建、中交、中铁、中冶、中等大型国企以及万科、绿地等世界500强企业,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开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良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高考选考科目: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长江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从1996年开始办学,1999年面向全国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13年开始招收市政工程研究生分别于2021年和2024年两次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2022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积极服务于区域及地方经济发展,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水、暖、电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能扎根基层,工作适应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一千余名本科专业人才。

建筑学专业

新高考选考科目:首选物理和历史均可,再选不限。

建筑学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有建筑技术研究中心、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和BIM技术中心。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培养方向。围绕区域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聚焦“绿色建筑技术”和“城市遗产更新”两个科研方向。

本专业教师主导高水平教学和科研之余,积极发挥学科特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建筑设计实践,工程经验丰富,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泛影响。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系统知识和全过程设计方法,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成为从事本专业领域内规划、设计、科研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依托“工学交替”特色育人平台,广泛开展相关设计院所的实习、实践合作,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高度吻合。毕业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设计事务所等单位,从事城市和建筑物的设计、研究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取公务员在职能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城乡规划专业

新高考选考科目:首选物理和历史均可,再选不限。

城乡规划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在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进行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与建筑学专业共同拥有数字城市实验室、建筑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和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本专业教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50%具有注册城市规划师资质,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设计研究项目,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为地方城镇规划设计做了大量服务。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专业规划编制单位、管理机关、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研究和教育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依托“工学交替”特色育人平台,广泛开展实习、实践合作,学生专业技能、科研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高度吻合。大部分毕业生进入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城镇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等在城建部门从事规划管理工作。毕业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

(五)智能建造专业

新高考选考科目: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智能建造是2021年获批的新办专业,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发展的升级转型而新增设的土木类特设专业。智能建造专业融合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在数字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方面开展特色培养。智能建造涵盖了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包括工厂化构件制作、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涉及多个子体系,包括建筑体系、结构体系、施工装备体系、运维管理体系等,其中工厂化构件与部件制作是智能建造的基础、数字化技术是智能建造的保障、基于感知的施工方案是智能建造的模式。

本专业将为国家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湖北省和荆州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学生毕业五年左右,通过在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或者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组织的工作实践和自主学习,具备智能建造相关专业工程师执业能力,能胜任智能建造相关的规划与设计、制造与施工、运维与管理、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等团队骨干的工作,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六、人才培养特色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为基础,探索基于“体验式教学”等多方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从1997年开始进行基于全过程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第一阶段以“工学交替”实验教学改革试验为特色,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项目”,同时被列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申请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中;第二阶段以“体验建造”、“多专业协同”为特色,建成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相关教改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

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经验,增强培育优秀应用型土建类专业人才的能力

学院致力提升教师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0%以上专任教师拥有国家建筑行业执业注册资质,70%以上专任教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工程设计、勘察、加固与改造等工作任务,教师的工程实践素养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学院尽力创建创新实践平台,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本科生参与工程实践,为本科生开辟“学生工作室”,利用学校附近工程“体验建造”、“建筑方案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深入乡村居民点测绘,直接感受工程实际,调动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七、教学条件

学院设有2个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湖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技术实验教学中心;1个学校与荆州市政府共建实验室:数值模拟与BIM技术中心;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面积5200多平方米,拥有设备1100多台(套),资产总值1300余万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湖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结构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钢结构实验室、路桥工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数值模拟与BIM技术中心、结构建模创新实验室共9个实验室;建筑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含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给水排水实验室共3个实验室。

 

实验教学场景

八、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就业前景

学院依托“工学交替”特色育人平台,同行业内各大国企广泛开展实习、实践合作,学生专业技能、科研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高度吻合,毕业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建、中交、中铁、中冶、中等大型国企以及万科、绿地等世界500强企业,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开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良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九、学院文化活动

学院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事务倡导“美丽学习、快乐创新”、“设计城市、设计生活”,着力学生班集体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魅力城建”。开展“我们的学风一对一”、“感恩的心∙眷念的情”主题班会、“社会良心∙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大讨论、“十佳学生”评选、“魅力班级”建设和党员教师联系学生、教工支部联系学生班级等主题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和品牌。建立“学生工作室”,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和设计工作。坚持学生集中晨读,坚持教师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设立校友和企业奖助学金,资助学生班级和学生个人。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平均达95%以上。与此同时,学院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科技活动,取得较好成绩: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117项(其中国家级34项、省级83项),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基础理论知识宽厚、道德人格情感丰富、设计动手能力强、肯吃苦勤钻研成为学生的典型特质,成为学生的竞争优势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城市建设学院2024年“魅力城建·青春报国”颁奖典礼

长江大学第二十一届运动会篮球比赛

长江大学第二十一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参观荆州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2023级新生才艺秀

青年志愿者下沉社区

与中铁十一局合作开展盾构人才定制班

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代表来校交流访问

十、优秀校友

 

 

任泽明2006年7月毕业于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现任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研究人工合成导热石墨片、石墨散热膜、合成石墨卷材、金属晶体散热片、高分子包覆合成石墨均热板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其中“高导热柔性石墨膜的高温烧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和“高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涂布定向成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两项科学技术成果被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认定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2023年10月24日,思泉新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新股上市

高晓明,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本科毕业于长江大学,硕博毕业于东南大学,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齐康教授。目前担任山东建筑大学孟建民院士创新平台“动态建筑模块化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微筑都市(MSU)工作室创始人兼主创建筑师。长期从事城市形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代谢、生态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基金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2部;同时,先后参与或主持南京晨光1865机器大厂保护性修缮再利用设计、江苏大剧院建筑设计、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城组团城市设计、中国国学中心概念性城市设计及单体建筑方案设计、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科创中心等城市与建筑设计项目及竞赛50余项,获各类设计国内外竞赛奖及方案创作奖20余项,并于2020年入选《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