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聚焦城市人居环境优化与市政设施智能化,融合建筑学、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优势,培养具备智能设计思维、系统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通过 “理论 + 实践” 双轨教学,强化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市政设施智能运维、城市大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前沿技术实验室和双师型师资,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与 “双碳” 战略需求,毕业生可从事智慧城市规划、智能运维、技术研发等工作,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二、培养目标 智慧城市微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掌握智慧城市全局规划、数字孪生建模、大数据分析等专业理论和最新实践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的价值观,可从事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创新服务等相关领域设计、管理、研究等工作。 三、招生说明 对象 条件要求 全校大二及以上本科生(土木/建筑/环境/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 ① 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和工程实践能力② 对智慧城市领域有浓厚兴趣③ 招生规模:20-30人 四、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内容 授课方式 《智慧城市导论》 1 智慧城市理论框架、全球发展案例、技术路线图 线下 《人工智能算法》 2 遗传算法/深度学习编程实现、工程问题数学建模 线下 《城市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2 数据采集分析、交通预测、能源管理决策 混合 《人居环境设计》 3 智慧社区规划、智能建筑设计、空间数据分析 混合 《智慧城市运营与管理》 2 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智能运维体系 混合 《智慧水务》 2 物联网+AI在水资源监测、调度中的应用 混合 《智慧社区实践》 2 真实社区智能化改造项目(2周集中实践) 线下 《市政设施虚拟仿真实践》 2 智能排水/路灯系统运维、数据诊断实战(校企合作项目) 线下 总学分:16学分 | 理论+实践双轨教学 | 企业导师全程参与 五、专业优势 1.校企协同育人:与智慧城市头部企业共建实验室,提供真实项目实践机会;2.前沿技术赋能:覆盖数字孪生、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产业核心技术;3.就业竞争力强:对接智慧城市规划院、市政管理部门、科技企业核心岗位;4.国家战略导向:直接服务“数字中国”与“双碳”目标,发展空间广阔。 六、就业发展 课程全部合格可颁发微专业证书,并可以从事以下岗位工作: ► 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师► 城市大数据分析师► 市政设施智能运维工程师► 智慧水务/社区解决方案工程师► 政府城市数字化管理岗位 七、学制、证书 修读年限为 1 年,课程学分不能认定为主修专业课程学分,考核结果不影响主修专业。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获得长江大学颁发的“智慧城市”微专业证书。 招生咨询电话:余老师 0716-8060459 咨询邮箱:442755091@qq.com 附件: 智慧城市微专业培养方案 (https://chengjian.yangtzeu.edu.cn/info/1027/3882.htm)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2025年6月